在许多家庭和学校里,常常能看到自闭症孩子反复开关灯的场景,他们专注于此,甚至为此哭闹不止。这看似奇怪的行为背后,实则隐藏着自闭症儿童特殊的感官需求与心理状态。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老师们通过长期观察与实践,逐渐理解了孩子们对 “光影游戏” 的痴迷,并采取了一系列科学且温暖的应对措施。
自闭症儿童普遍存在感官处理障碍,他们对视觉刺激有着独特的偏好和反应。灯光的明灭变化,能带来强烈且直接的视觉冲击,这种规律性的变化对于他们来说,是一种可预测、可掌控的刺激。在现实世界中,太多信息复杂多变,让他们难以适应,而反复开关灯所产生的光影变化,为他们创造了一个相对稳定、可预期的小世界。学校的老师们发现,有的孩子在开关灯时,眼神会格外专注,嘴角甚至会浮现出满足的微笑,这说明这种行为能给他们带来一定程度的愉悦和安全感。
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深知,简单地制止孩子反复开关灯的行为,不仅无法解决问题,还可能引发孩子的情绪爆发。因此,学校从环境改造入手,在教室里安装了专门的模拟灯光控制装置。这些装置的外观与普通开关相似,但不会直接控制教室的主照明系统,而是连接着小型的彩色灯带。孩子们可以自由地操作这些模拟开关,感受灯光的明灭变化,同时又不会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其他同学的学习环境。
在日常教学中,老师们也会巧妙地将光影元素融入课程。例如,在讲解白天与黑夜的概念时,老师会利用教室的灯光,模拟日出日落的过程,让孩子们更直观地理解昼夜交替的现象。在进行故事讲述时,通过调节灯光的亮度,营造出不同的氛围,帮助孩子们更好地融入故事情境。这种方式不仅满足了孩子们对光影的兴趣,还能引导他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内容上。
此外,学校还会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,为他们制定个性化的活动安排。对于特别痴迷开关灯的孩子,老师会安排他们参与一些与光影相关的趣味活动。比如,在暗室里用手电筒和不同形状的物品,投射出各种有趣的影子,引导孩子们观察影子的变化;或者使用光影拼图板,让孩子们通过组合不同的透明板块,创造出独特的光影图案。这些活动既满足了孩子们对光影的探索欲望,又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。
在广州星贝育园自闭症儿童寄宿制学校,每一个看似 “奇怪” 的行为背后,都藏着孩子们独特的内心世界。通过科学的引导和温暖的关怀,学校帮助孩子们在满足自身感官需求的同时,更好地融入集体生活,探索更广阔的世界。